激光熔覆修复的材料性能特点
激光熔覆修复技术修复后的材料具有多项显著的性能优势,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表面改性与再制造领域的理想选择。激光熔覆修复的材料性能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冶金结合与高结合强度
- 冶金结合:激光熔覆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,而非简单的物理结合,结合强度高(通常可达360MPa以上)
- 界面强度高:熔覆层与基材之间形成冶金结合,抗拉强度可超过500 MPa,通常大于基材的强度
- 修复效果:修复后的零部件强度可达到原强度的90%以上([1])
二、稀释率低,成分可控
- 稀释率低:激光熔覆的稀释率通常小于3%-5%,保证了熔覆层的高硬度和优良性能
- 成分可控:通过对激光工艺参数的调整,可以获得低稀释率的良好涂层,并且涂层成分和稀释度可控
- 成分稳定性:熔覆层化学成分与设计粉末成分偏差小,不易产生气孔等缺陷
三、组织致密,结构均匀
- 组织致密:激光熔覆层气孔少、组织致密,无明显缺陷
- 晶粒细小:冷却速度快(高达10^6K/s),属于快速凝固过程,容易得到细晶组织
- 硬度均匀:表面没有软点,硬度差≦3HRC,有效层深内硬度一致性好
- 各向同性:熔覆层组织的晶粒细小,组织致密,无孔隙,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
四、表面性能显著改善
- 耐磨性:熔覆层耐磨性显著提高,例如Ni基WC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可达基材的6倍以上
- 耐蚀性:可显著提高基体材料表面的耐蚀性能,如Co基合金熔覆后耐蚀性明显高于火焰喷涂
- 耐热性:熔覆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,适合高温环境使用
- 抗氧化性:可有效提高材料表面的抗氧化能力,延长使用寿命
五、热影响区小,变形控制好
- 热输入小:热输入和畸变较小,尤其是采用高功率密度快速熔覆时,变形可降低到零件的装配公差内
- 热影响区小:激光熔覆热影响区极小(约0.1-0.2毫米),对基体材料性能影响小
- 修复精度高:适用于精密部件修复,修复后尺寸精度可达IT8-IT10级
六、厚度可控,适用范围广
- 厚度范围大:熔覆层厚度范围大,单道送粉一次涂覆厚度在0.2~2.0mm
- 选区熔敷:能进行选区熔敷,材料消耗少,具有卓越的性能价格比
- 适用材料广:涂层材料的选择范围大,如铁基、镍基、铜基、钛基等
七、实际应用效果
- 力学性能: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修复的局部腐蚀钢板,其弹性模量、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与完整件基本相当,极限伸长率可恢复到完整件的70%以上
- 修复效果:修复后的零部件强度可达到原强度的90%以上,修复费用不到重置价格的1/5
- 使用寿命:修复后零部件使用寿命显著延长,如H13钢热作模具寿命达新模具的3.8倍
八、与其他表面处理技术对比优势
| 性能指标 | 激光熔覆 | 电镀 | 热喷涂 | 堆焊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结合强度 | 高(冶金结合) | 低 | 中 | 高 |
| 稀释率 | 低(<5%) | 无 | 无 | 高 |
| 热影响区 | 极小 | 无 | 较大 | 显著 |
| 涂层致密度 | 致密,无气孔 | 可能存在氢脆 | 存在孔隙 | 一般致密 |
| 耐磨性 | 优异 | 一般 | 中 | 一般 |
| 材料利用率 | 高(>90%) | 低 | 中(约50%) | 低 |